瑣事瑣言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既買速讀

第一次聽到書名,心裡著實咯噔了一下.真的,不可能不想起.

書昨天到手,昨夜裡讀了.也有笑的時候,九十多歲的老人,--其實讀的時候,我常常忘了這個事實--還有赤子的心趣,不經意流露的俏皮,難得.

只是完了,心裡頭堵的慌.

獨自面對着老病忙的楊先生,自覺有迫切性地寫這篇思考生死的”小文章”.有時覺得,年紀大到寫出來的字都快打結而腦筋仍清醒如斯不知是不是福氣.走到人生邊上的老人,向前看,向後看,終於還是未知生焉知死.而相信有靈魂而靈魂不滅,到底念茲在茲的是死後的重聚.

書分”本文”和注釋兩部份.自序裡,楊先生特別指出,”費心的是本文”.另十四章,是思索過程中發現而寫下的”獨立完整”的散文.我尤愛讀,竊以為倘不讀”注釋”,也無法真正領會正文用意.

書全名是”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說是自問自答,又何嘗有答呢!正如”記比鄰雙鵲”一篇,年餘間眼看他巢起,眼看他巢傾,眼看他巢遷,眼看他悅生,眼看他哀死,再眼看他巢拆,雖說是”過去的悲歡希望憂傷,恍如一夢,都成過去了.” 但真的就了無痕跡了麽?也許只是形跡沒了罷?或者沒了羈絆的靈魂應是彼此相識的罷?

我們喜歡說,到世上走一遭,既是”走一遭”,自然是有來路去處的,苦的是來路去處均不可知,所以唯有一直掙扎着.看到楊先生的掙扎,我明白,路其實是一樣的.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對才子致敬

因着宋先生那裡的連結,看了某才子的”色,戒”觀後感,一貫的陳腔濫調,拉扯上”愛國情操”和”人性”(這回是色欲)的對立,雖是懨悶煞人,倒也並不意外.最討厭的是,才子一口咬定,是”性高潮令王佳芝愛上了易先生”,言之鑿鑿說什麽”此一意識在張愛玲的原作中隱藏至深”而”李安把張愛玲的性心理刻劃出來了”.

電影我還沒看,李導演怎麼講這故事我不知道,才子怎麼看導演講的故事,也是才子的事.但這樣大言不慚地說,張愛玲就是這意思,這就是張愛玲的心理,在我看來,這種自以為解人的態度,比起當年”域外人”的劍拔弩張,恐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大槪,張愛玲冷冷的一句”到女人心裏的路通過陰道”是說到才子心裡了.那樣興緻盎然地描寫”亮點正在於此”的三組性愛鏡頭,以陽關三叠作喻,有種揮也揮不去的沾沾自喜.但甭急,更要命的還在後頭.才子接下去大筆一揮,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送命,原來卻是由於維新派對慈禧性心理的無知,不曉得也不屑去爭取李蓮英!?(真想為”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痛哭三聲).雖說歷史事件是由一連串的偶然因素觸發,但這樣輕率立說也是少見的.不過,這由”色,戒”引申到女人從政的思路倒也一致:女人是”感性動物,對人事的判斷鮮有對錯之分,多憑喜歡和不喜歡作別”,行不得大事,什麽家國民族,動了情,不,應該說是發了情,就拋到爪哇國去了.

但當然,如果不太認真地看這篇文的話,還是有樂趣的:除了得聆”新說”外,看到”一對男女主角翹屁股露毛的纏綿得一片火熱,露骨之中,別有含蓄的大義,不由得令人對張愛玲和李安這對百年中國熱愛自由的創作人致敬”,也不由得人噴飯;噴飯之餘,更須三思其中的微言大義.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君子於役,奶奶

睡前亂翻書,是”王風.君子於役”一首.

一直喜歡這樣的文字.家常,不作態.日入而息,牛羊回欄,雞鴨入籠,炊煙四起.本該是一日勞作後放鬆而溫暖的時刻,奈何丈夫行役在外,無日無月.”如之何勿思?”,綿綿憂思,悵惘之餘,終於還是一句”苟無饑渴?”.直是相思無奈,殷殷關切不過的仍是行役人溫飽與否.

不知道”棄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飯”是否由此脫胎.

***

教我想起奶奶的故事.父親還沒出世,爺爺去了打仗.父親一歲不到,奶奶揹着他,孤身一人上路,爬山涉水,到湖南戰場找爺爺.在那種兵荒馬亂的年頭,歷經艱險,總算見着爺爺一面,短短幾天相聚,母子倆不得不又打那來往那去.只當時不知,從此夫妻父子永訣.

爸講奶奶的故事時,她已過世幾年.爸說,奶奶是一段傳奇,但她的事,他多是由周圍的人輾轉聽來.”要是她還在就好了,你問她她很可能肯一五一十講給你聽.”.那時,我喜歡寫些似小說又不是小說的東西.

曾經,很長時間,我撇不開這故事.滿懷熱誠在鄉里辦學的青年爺爺,是如何吸引了坐在課室裏的奶奶,令她不顧太婆勸阻,委身作妾;爾後又如何因着音訊不通而擔心打仗的爺爺,執意到湖南尋夫以求安心;爺爺最好的戰友,又如何帶着爺爺的死訊,來到黃崗鄉下,矢言要替爺爺照顧他們兩母子一輩子;後來又如何在肅反時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扛着”迷戀美色而做逃兵”的罪名吃了子彈...

我想,奶奶一生所幸的,應該還是鄉下溫厚的人情,令她在之後的歲月裡,能安安靜靜地在爺爺一手創立的學校裏教書,把四個兒子拉扯大,而不是受着什麽”紅顏禍水”的白眼.甚至在那什麽也可能發生的文革時期,都能得到鄉親的百般回護保全.

可惜,爸所知的就只是這樣的大略,細節欠奉.我對奶奶的記憶更不足於補白.我出世時,她很開心,巴巴地寄了架玩具三角小鋼琴過來,在當時是很希罕的物事--說起來,直至今天,我還有些印象,因為比起現在的玩具鋼琴,一點也不遜色.

據說,她是最疼我的,因為生了四個兒子,一直想要個女兒.她在我進小學那一年來潮州.我清楚記得,是奶奶牽着我的手帶我去註冊的.那一年她差不多五十歲了吧.註冊台前排着長長的隊,輪到我們,她跟註冊的老師講普通話,不一會,那老師本來坐着的,不由就站起來,一問一答的.末了還摸摸我的頭,說,”好孩子啊.”讓我怪不好意思,心裏卻隠隠知道,這種特別的”待遇”是因為奶奶的緣故.

奶奶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大家都習慣了,以為會一直這樣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在房門外偷偷窺見了奶奶和爸的淚眼.第二天,媽媽說,奶奶定了歸期,並跟爸說,一定會再來.

幾年過去,那一年講好,奶奶會和幾個叔叔到潮州跟我們一起過年.但年中,奶奶就過世了.說是靠着牀背半坐着,一手還抓着牀邊几上的茶杯,表情安祥.大槪半夜醒來,喝了口水,就去了.

爸奔喪回來,帶了一方白絲絹,上題”思兒”五絶一首,娟秀的毛筆小楷,白地上黑色的字.爸那天,又累又痛,一下子彷彿老了幾年.

Labels: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隨想

誰是王佳芝?王佳芝是誰?

掌故於人,本就大有裨益:或有妙趣,或開眼界,或啓思智.但若時時非要探個真假可信,辨個水落石出,卻是大不必的.更莫說捧着一本小說,一頭鑽進煙沒的往事中,循蛛絲馬跡追本溯源,非求個對號入座不可,更形無趣.

王佳芝是張愛玲精心描繪的眾女圖中的一幅,正如色,戒是她眾多簡單故事裡的一個.不過,不要一聽眾女圖,腦海裡立時三刻就浮現一幅幅踏青賞月採花戲蝶曼歌妙舞閨怨春睡捧心蹙眉的百美圖;貪圖方便借來的槪念,卻是如假包換的張記出品:那是一眾浮沉人世身不由己而又好死不如賴活着的女子.

誰的色,戒?

約一年前,始聞李安開拍色,戒,就想,對一個在語言,結構上苦心經營,刻意伏筆處處,強調前後對照呼應的故事,李導演會如何鋪陳呢?性,愛,欺騙,背叛,死亡.原作中,該有的能抓住大眾眼珠子的要素是有了--雖然似乎不是張愛玲的要素,只不知是否是李導演的要素呢?

不管如何,色,戒,倒成了一時一刻的話題.由最近屢被引用的”惘然記序”裡的一句話可見一斑.”這三個小故事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麽些年,甚至於想起來只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歷程,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其中的”三個小故事”,在看倌眼中若自動化為色,戒兩隻大字.只是,做讀者的,不管原作者有否深意,總該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地想到一块兒去罷?

色,戒的疑惑

讀色,戒,一直有兩個疑問.近來趁着熱潮,讀了坊間為數不少的論述,原也存心求解的.可惜至今未釋.

其一,在書名.色,美色,色相,色心?果真色耶?戒,誰戒?如何戒?戒什麽?我想來想去,還是不得要領.

我們只被告知的,在封鎖線前,王佳芝視線裡(可能)有車夫的回頭一笑.在此之前,我們也還很清楚她的一些斷斷續續的想法,但之後,直至生命終結,有過些什麽念頭,卻是不可知的.雖然易先生以為那裡面有對他的恨.

我有時想,或者仍然是”太晚了.她知道太晚了.”那句話.但誰知道呢?

其二,首尾兩台麻將搭子裡的”黑斗篷”.我真想扯開那張黑斗篷看看.除了”鼻梁上有幾點俏白麻子”的”廖太太”(對照第一場麻將的麻婆豆腐論--你不得不讚嘆張的細眉細眼)替上”麥太太”,餘的就是”易太太”,”馬太太”,和另一”黑斗篷”了.當連不在場而言及的都有名(品芬)有份(楊太太),試問又有誰不會引以為異?

這個”黑斗篷”,不其然讓人想起傳奇封面設計用的那張晚清仕女圖.也許,我不應該想那麽多,誠如張愛玲的坦言,”如果這畫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氣氛.”



誠然,故事任人演繹.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縷香--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像春風裡一出夢,
 像夢裡的一聲鐘,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

早上,先是一起送小晴上學,再慢慢往回走,送小豪回幼稚園.

路上,有清洁工人在掃道旁的落葉--秋天似乎真的來了--小豪忽然說:”看,剛剛掃過,又有樹葉飄下來哩.”語氣裡有着不可思議的意思,彷彿該至少乾淨一會兒的.

笑着望着他.我說,風一吹,葉子總要往下掉的.小豪也望着我笑.

就想起卡夫卡這句話:

如秋天的路:還來不及打掃乾淨,經已有乾枯的落葉覆蓋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