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事瑣言

Thursday, July 13, 2006

撮要(備忘)

剛讀完八十年代阿城的一篇,上了一課,不止關乎八十年代,更重要的是他不厭其煩再三強調的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關鍵詞:知識結構/文代構成及由此產生的焦慮.一般而言,中國近代史開端於1840鴉片戰爭,而現代史則是1919五四運動,1949建國揭開了新的篇章.根據阿城這三個時期同時正是三次知識結構轉變的分野.在訪談中,他側重後兩個時期.

由清末辛亥革命到五四,先是堅船利炮,再是科學民主,西風東漸.這一時期,至抗日止,形成的文學主流是”庸常穏定”的中產階級的”世俗文學”,中國”朝向現代化改良的過程”邁進,主流心態並不焦慮.

由抗日,到內戰,到建國後接踵而至的運動,再到文革,知識結構日漸單一化(全盤”馬列”),中國文化本身的土壤逐步剷除殆儘,根也斷了,剩下的祇是”文化知識”.到了八十年代,一方面重新允許印刷出版,新知識沖擊舊的知識結構,而在經濟生活上,除了農民外,其他階層都從屬既得利益集團,所以文化創作的體現也是集體主義國家民族命題的”宏大敍述”而缺少個人化的東西,焦慮感也是表面的.另一方面尋根文學興起,最終卻否定了根,回到原有形態,而非增加,”更新”知識結構.而在這方面做出了點事情的-根據阿城所言-是王朔:王朔在主流裡面,用主流的語言和意識形態(似是而非)顛覆了原來的主流構成.而經過八九年的九十年代是一個沒了信用的年代,焦慮感充斥,舊有的信仰被解構,新的東西又無以為繼.

但阿城的基調是樂觀的:尋根,好像是失敗了,但不要緊,在他來說根從哪裡(傳統或西方)去尋,有沒有尋到,是不是要來來回回幾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能豐富知識講成,有了底蘊有了厚度有了層次,才是最根本的.

至於八十年代,字裡行間,阿城並不是很認同其重要性,那就像任何一個年代一樣,總是某些人生命裡最重要的階段;對他來說,八十年代祇是七十年代的表現期.

************
書單:
閑話閑說
威尼斯日記
常識興通識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