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會不會看的考量──看是遲早的事.這麽快把書買回來,原因很簡單,不是“如得其情”一文,想來總缺乏趁這份熱鬧的衝動.人人都有自己一套趨避標準,於心戚戚殊不容易.
匆匆看了一遍,沒有很意外或者震撼的感覺.那種近乎森然的敏感,本來就是張的特質,我猜這是T以其“有鬼氣”的源由之一.
至今,我還是覺得,這書不是寫給別人看的,儘管她也並不介意別人看;我甚至覺得,她似乎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會理解她的種種.她只是這樣想着,寫着.也許,開始真是有些什麼啟動了那道回憶的門──那可以是一個字眼,一把聲音,一種味道,一個手勢,或者,一篇文章──然後,她就這樣,走進去,斷斷續續地,在往昔的日子裡遊走着,間中拾掇起一块块碎片,再湊成這篇東西.她寫,不過是種不由自主的交流,是她的生命,她的時辰,“如空房子裡的鐘”,與他人無涉無妨.
我們以為,透過文字,眼光終將穿越時空的迷霧,與彼岸的那人相視而笑.但原來,恍惚望見的,不過是一個眼光投向遙遠他方的側影.縱是因循望去,見到的也只是蒼茫的一片.
匆匆看了一遍,沒有很意外或者震撼的感覺.那種近乎森然的敏感,本來就是張的特質,我猜這是T以其“有鬼氣”的源由之一.
至今,我還是覺得,這書不是寫給別人看的,儘管她也並不介意別人看;我甚至覺得,她似乎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會理解她的種種.她只是這樣想着,寫着.也許,開始真是有些什麼啟動了那道回憶的門──那可以是一個字眼,一把聲音,一種味道,一個手勢,或者,一篇文章──然後,她就這樣,走進去,斷斷續續地,在往昔的日子裡遊走着,間中拾掇起一块块碎片,再湊成這篇東西.她寫,不過是種不由自主的交流,是她的生命,她的時辰,“如空房子裡的鐘”,與他人無涉無妨.
我們以為,透過文字,眼光終將穿越時空的迷霧,與彼岸的那人相視而笑.但原來,恍惚望見的,不過是一個眼光投向遙遠他方的側影.縱是因循望去,見到的也只是蒼茫的一片.
3 Comments:
“如空房子裡的鐘”--我也打算在明天截稿(但現在還未開始寫)的「讀後感」中引用這句。這本書也沒給我震撼--她根本不想--只是絮絮不休、百無聊賴,知性及美感享受都遠不及Proust甚至St Augustine(我的確聯想到這兩位),儘管我認為他們三人都有相類的寫作動機,即藉書寫來找尋一個「永恆」的真我。對St Augustine來說,上帝就是知音,祂確保了「我」的真實,而沒信仰的張,她的確是為了自己而寫,但朦朧間她有一種「被讀懂」的欲望(參考p.168),至於被誰讀懂,或是否真有人讀懂,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這行動維護了她的希望。
By tom, at 11:29 AM
關於Proust的話,有同感.知性美感,你倒是用兩個詞就包涵了所有.St Augustine我沒讀過.
By birgit, at 1:46 PM
記得上次提起錦瑟,默念一遍,忽然想起,李義山這首詩與”年華”還真有些互應.
By birgit, at 1:54 P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