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叔河箋釋周作人的兒童雜事詩序,講所謂太行山事,謂甲乙爭太行山,甲讀泰杭,乙讀大行,塾師左袒讀大行者,甲責之,塾師曰,你輸一次東道不要緊,讓他一世不識太行山.
然後,鐘又案,太行山事”東谷所見”亦曾記之,而作主僕相爭賭錢一貫,至村學問老儒,老儒謂主當賞僕.僕得錢往沽飲,主意不能平,責老儒何亦認同蠢僕之言,老儒大笑曰:公可謂不解事,一貫錢細事耳,好教此輩永不識太行山.”兩般秋雨盦隨筆”引此節,論曰:老儒之言,頗有意味,蓋有真是非遇無識者,正不必與之辨也.
***
世間事,可爭可辨的不獨太行山事,但回心一想,卻也跳脫不了太行山事.當然,還得相信凡事有真是非.
然後,鐘又案,太行山事”東谷所見”亦曾記之,而作主僕相爭賭錢一貫,至村學問老儒,老儒謂主當賞僕.僕得錢往沽飲,主意不能平,責老儒何亦認同蠢僕之言,老儒大笑曰:公可謂不解事,一貫錢細事耳,好教此輩永不識太行山.”兩般秋雨盦隨筆”引此節,論曰:老儒之言,頗有意味,蓋有真是非遇無識者,正不必與之辨也.
***
世間事,可爭可辨的不獨太行山事,但回心一想,卻也跳脫不了太行山事.當然,還得相信凡事有真是非.
3 Comments:
「真是非遇無識者,不必與之辨」----說得好!以後都省了這口氣...
By Anonymous, at 1:44 PM
我真喜歡你這種"不在場"的評論。
但現代人不像古人可愛,以前大家還願相信塾師或老儒,今日他們一站出來,恐怕是被人揶揄居多。要"此輩永不識太行山",最好是直接告訴他們真相,他們一聽到真相,便永遠抗拒真相。
By 倉海君, at 2:07 PM
apsara,話雖如此,還是有多一層意思的.有時不辨,又豈知真是非?嘻.辨的好,辨的好,只要不”勞氣”.
動了真氣,才是收手的時候.
倉海君,你喜歡就好.
你寫的東西,不論長短,總能引人思考.我懶,閱讀第一要素是愉悅,但讀過了不留痕跡有時也若有憾.可以這樣被動地思考,我很享受.就算真的”高高在上”,不予”平視”,又如何?
真相,真理,凡有”真”的,其實是不受歡迎的.”一聽到真相,便永遠抗拒真相”,這話尖刻,細想卻是的.現在我覺得真理愈辨愈明不儘然是錯的,至少,明者愈明,糊塗者愈糊塗.當然,也不是什麽緊要事,到了最後,還有一句”難得糊塗”呢.
題外話,昨日不知怎地就想起魯迅和左聯的糾葛,可惜手頭沒資料.開始覺得我爸以前對我”不求甚解”的批評是對女兒的”真”知了.
By Anonymous, at 11:57 AM
Post a Comment
<< Home